top of page
Dominic.Chan
搜尋


兒童權益|有誰為孩童發聲?倡議者黃惠玉廿年堅持 圖阻虐兒悲劇永續
「因為小朋友這個群組的力量很小,甚至不懂得如何坦白自己的感受,相較其他人來說,他們難去為自己發聲」,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如是說。然而這是她卸下記者身分後,加入社福機構最深切的體會,即使在加入社福界廿年後的今天,她仍無法與這感覺與體會切割。她說,這種感覺大概是因為社會...
ka wing chan
2022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1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土地專題|北部都會區收地如箭在弦 鄉事勢力或成障礙
北部都會區發展作為今年《施政報告》中的重中之重,其中古洞北及粉嶺北,以及洪水橋及廈村新發展區的收地工作如箭在弦,其中首階段發展有逾80公頃土地已收回,進度看似非常理想。不過,由於新發展區將涉及大批祖堂地,來自鄉事勢力的不同人物近來多次發聲,要求有更好賠償,其中多名鄉事派代表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2月2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2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客家尋源 III|復修活化添新章 江夏圍古宅久歷風塵
位於八鄉吳家村、屬三級歷史建築的江夏圍大宅,近年在恒基的活化發展計畫下,大宅及附近一帶已發展成工地,被重重冰冷的鐵板圍封。在江夏圍屋主黃仿僑的後人吳明岳帶領下,回到他昔日成長的大宅,眼見從前大片農地稻田已成工地,難免帶點傷感。傷感的不只是眼前景象物事人非,而是再一次打開了一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2月2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客家尋源 II|葉定仕故居存客家傳奇 仿國父家鄉大宅建造
香港客家文化可追溯到清初,隨着現代化發展,不少習俗、傳統、建築已隨歲月消失。坐落沙頭角的蓮麻坑村,尚未完全受時代洗禮,古式客家建築、客家話仍能見芳蹤。現為法定古蹟、革命先烈同盟會成員葉定仕的故居亦藏身此處。葉氏一生充滿傳奇,歷盡高低,其故居也輝煌一時,惜被日軍搜掠,淪為荒廢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2月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4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客家尋源|潘氏元朗重塑故居「蔭華廬」 90年客家大宅凋零
「客家人」歷史中並無固定居所,每遇動盪戰亂便會舉家遷徙,四處為客,故有「客」之說。從清初至辛亥革命爆發,陸續有客家人遷至香港落地生根,以此為家,而「家」亦受他們所重視,因它是氏族最原始單位。要揭開一個客家氏族的故事,我們可從「家」入手。坐落元朗凹頭,早年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34 次查看
0 則留言
香港工運|職工盟屬會難覓會址 工運未來恐成碎片化
創立31年的工人組織職工盟,本月初通過解散議案,正式走入歷史。目前職工盟正處遣散程序階段,其中屬會問題,以及其開設的課程後續事宜均需要解決。目前可預視,工會組織日後或現碎片化,有屬會代表慨歎,欠缺會址場地是目前普遍屬會面對的困難,亦有代表稱「做得幾多得幾多。」除此之外,一些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0月2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7 次查看
0 則留言
專題|移民遺老求助大增 社企拓「代照顧」服務
移民潮下,不少港人舉家到海外展開新生活,但部分長者不願或無力離港,令移民照顧者陷入兩難。事實上,社福界也關注「移民遺老」現象,有家庭危機求助熱線近月接獲的移民求助大增,部分移民子女反映對留港父母的生活有顧慮,冀尋求協助。移民危機同樣滲透安老院舍,為院友提供情緒支援以外,有社...
ka wing chan
2021年10月2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七一|記壹傳媒停運前一天 蘋果大樓人去樓空
壹傳媒日前向集團員工發出通告,指董事會決定於7月1日起停止集團運作,意味6月30日即為大樓營運的最後一天。在壹傳媒宣布停運後,大樓未來究竟會變成怎樣,香港傳媒行業終究會發展出怎樣的模樣? 據知,大部分《蘋果日報》員工早前已交還記者證及工作證,只剩《壹週刊》及少數員工仍能於6...
ka wing chan
2021年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移民潮再現?|移英港人機場臨別願煲底見 「希望這個香港能夠變好,變回一個以前的香港」
「國安法」三隻大字,嚇怕不少港人,更逼得港人急著離去。每日港人離港數字平均維持過千,單是6月已有至少2.5萬人離去,每晚直航英國的客機幾近爆滿。2021年6月23日後,「移民」或成下半年Keyword之一。今天離開的他們,在離港前到底在想甚麼? 麥太:「大家可以煲底見!」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29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蒸爐監獄|3手足訴囚中之苦 難忍煉獄高溫慘遇經期噩夢
自反修例運動至今,香港政局迎來一波寒蟬效應,蟬嗚聲今年更響;另一邊廂,今夏提早來臨,本年5月更錄得有紀錄以來同月新高,同時身陷囹圄的政治犯與手足多不勝數。當下不論是高溫下的寒蟬,抑或是寒蟬下的高溫,入獄人數以及監房的酸宿爛臭氣味等問題,只會有增無減,未來獄中狀況實在令人不敢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5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警黑一家親?|14K教父陳清華離世 晚年創退休拳頭會與政商界密切
14K是香港老牌黑幫之一,繼承了洪門洪發山忠義會的傳統。他們的副帥、人稱細哥的陳清華,於星期二(5月18日)在沙田寶福山舉殯,終年98歲。這名黑幫元老年輕時曾任警察,晚年則創立了與「退役警察」組織,不少政界人士,諸如葉劉淑儀、何君堯、曾鈺成等,以及警隊前一哥李明逵等,均是該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8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區區小白象|億元工程逐個捉 筲箕灣_荃灣_ 灣仔
耗資半億公帑、屢被批為小白象的觀塘音樂噴泉近日正式啟用。不過噴泉開放不足兩日,被傳媒揭發有部份設施疑因損壞,繼而要圍封維修。在此之際,100毛主持東方昇(本名:王嘉偉)在噴泉位置直播用梘液洗澡,揶揄設施浪費公帑,嘲諷警隊,不料事件引來康文署不點名批評,甚至受左派動員輿論勢力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灣仔太原街-港島玩具集散地
無論是閒日還是假日,每逢中午時分,位於灣仔的太原街,整條街都會逼得水洩不通。小販在路邊擺檔叫賣,太太們則拿着大袋細袋穿梭街巷。與此同時,在這條街數間打滾多年的玩具店老闆,每日大約10時便開舖做生意,迎接午飯時前來的一班西裝友、打工仔。他們會在此挑選心頭好,即使每天面對海量工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41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港式髮廊轉燈-來自詩美雅的末代工匠
全世界的髮廊轉燈,幾乎都是由紅白藍三色組成,唯獨香港出產的轉燈款式五花八門,鮮艷奪目,有別於其他國家。隨着轉燈行業及手藝式微,如今香港只剩下最後兩間工場出產港式轉燈,詩美雅的王師傅就是其中之一。 「永新、日昇、達成、東方、新力、新興、陽光、合益、毅光……」這些都是過去製造轉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尋找香港歷史-Gwulo.com
每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都帶着不同原因,嘗試了解自己身處地的歷史,可以是尋根、可以是戀殖、可以是單純的研究。來自英國的David Bellis(貝大衞)迷上香港歷史則是出於好奇。這一份好奇心甚至讓他辭去原來的營業部主管工作,無條件地全職打理他創立的網站Gwulo(古老),為網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69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香港情懷-巷仔理髮店
街、道、坊、巷、里,是建構一個城市最原始的單位。隨時代變遷,昔日的老區舊樓逐一拆卸,過去的小巷小里已不復存在,華麗堂皇的商廈和住宅代之而起。那些被我們認為是危險、骯髒的冷巷,除了是市民出入的必經之路,也是不少理髮師傅接生意的工作點。 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7 次查看
0 則留言
從反修例風波到台灣大選 「一國兩制」下的東方之珠與寶島
2019年,兩岸四地各自面對不同問題,有喜有悲,由習近平發表《告台灣同胞書》40周年講話到反修例風波,以至澳門回歸20週年等,均離不開「一國兩制」。2020年初,台灣舉行第15屆總統選舉,外界將它與香港扣連在一起討論。港、台如何互動,以至「一國兩制」如何影響兩地發展?來自台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9 次查看
0 則留言
分離組織連番施襲 折射中巴經濟走廊安全隱憂
2019年5月11日,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達爾一間酒店遭遇恐襲,釀成至少5死4傷。當地分離組織俾路支解放軍(BLA)承擔責任,更直指襲擊是針對中國等外來投資者。而在2018年11月,同一個組織亦曾襲擊巴國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的中國總領事館,釀成至少7人死亡。事件顯示中國在其一帶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 次查看
0 則留言
見證萬年文明興衰 古城不敵水壩大業遭沒頂
在城市發展規劃上,發展與保育如何並存,往往令政府容易陷入兩難。土耳其政府早於上世紀60年代起致力發展水利工程,興建人工河流和水壩,卻令國內一個擁有逾萬年歷史的古城,面臨滅頂命運。雖然政府已努力採取補救措施,但不少文化遺址仍未能保存,有民眾則形容,破壞該城猶如「犯下大罪」。 ...
ka wing chan
2021年6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4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